/ 286浏览

(世界城市日)绿色出行 打造韧性城市的健康血脉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梁爽)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10月30日至11月1日将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血脉,绿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应有之义。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看看中国的大都市是如何打造“绿色血脉”的。

北京:“零碳”出行成时尚

在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中国首都北京,近几年来,市民们惊奇地发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空气更加清新,城市也更加宜居。在这背后,北京市大力推广的“绿色交通”功不可没。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工作日出行总量3619万人次,绿色出行比例达73.1%。其中,自行车出行占比15.5%,步行出行占比31.2%。2020年北京市绿色出行满意度超过85%。

北京实现绿色出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推行慢行交通。过去5年多时间里,北京累计完成3218公里自行车道整治,在北京,骑车、步行变得更加舒适,汽车为自行车让路、尊重慢行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在人口规模相当的国际城市中,北京的慢行交通设施里程排名前列,自行车道里程更是总规模第一。

image.png
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口西公交站,自行车道后绕公交站,提升了人们的骑行体验。

在所有交通方式中,骑自行车可以算是一种“零碳”的出行选择。数据显示,采用自行车出行,相比小汽车出行每人每公里可减少0.17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出行结构的转变对于“碳中和”十分重要,若一名小汽车使用者转移采用自行车出行,一年能够减少一吨碳排量,从个体角度就基本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

共享单车已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条全长6.5公里的自行车专用路,连接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相比私家车和公交车,分别节省通行时间32%和50%,解决了一大批通勤市民的出行难题。根据测算,自行车专用路已累计贡献超过1000吨的减排量。

image.png
北京市的自行车专用道

为了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北京还将“碳交易”推广到了普通市民中。今年9月,中国数字地图导航提供商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全球首次通过市场化交易,将个人绿色出行方式转化为物质和精神激励。北京市交通委与高德地图合作建设的北京MaaS平台是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计算并汇集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出行产生的碳减排量,并通过碳交易将所得以多种形式返还至践行绿色出行的个人。例如,市民张先生每天上班,出发时开启高德地图导航,通过北京MaaS平台绿色出行打卡,每日乘坐地铁往返可获得10千克左右碳能量,坚持100天即可积累到1000千克碳能量,可用于高德地图兑换100元北京交通一卡通充值码。“在限时半价活动期间更是只需两个月即可抢兑到100元现金充值码。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实惠。”

根据北京市的规划,2025年城市交通力争实现碳达峰,2050年城市交通力争实现近零排放。一些更加直观的目标是,4年后,北京新能源车保有量力争达200万辆,而到2035年,中心城区80%的出行者将选择“绿色出行”。

上海:数字交通让城市血脉更智慧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城市新基建建设及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和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image.png
上海市长江路隧道

image.png
中运量公交车停在上海市外滩路站(注:中运量公交车是一种介于巴士和地铁之间的公共交通,载客量比巴士大,但是没有地铁多,有专用车道。)

image.png
上海市新能源公交车

image.png
上海市中运量公交车无障碍设施

image.png
上海市公交车配备的机器人服务

image.png
上海市合肥路立交桥下的空间利用

重庆:山城里的贴心电动公交车

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市是一座山城,山高路不平,除了随处可见的梯坎路之外,车辆的道路也是弯弯曲曲,或在半山上行,或在桥柱之间穿越,或直接穿搂而过,行走的那份艰难,你不亲见,还真体会不到。

山城重庆

重庆市渝中区肖家湾,一小区在悬崖绝壁上修建一米宽的“悬空栈道”,方便小区市民出行,栈道离地40余米,走在上面令人胆战心惊。

近些年来,重庆市结合山地城市复杂地形环境,在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行的次支道路上,探索投入小型纯电动公交车,弥补了常规公交车型无法通达狭窄、陡坡、急弯道路的短板,有效缩短了城市次支道路居民聚集区与周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的时空距离,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

image.png
重庆市小型纯电动公交车充电桩

绿色水道和智慧港口让水运更低碳、更智能

中国南方的珠江是中国第二大通航河流,流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六省(自治区)及越南北部,通达香港、澳门,航道总里程1.58万公里,不仅是西南内陆地区与粤港澳地区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交通纽带,更是沿江亿万民众的母亲河。珠江现在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推进绿色航道和绿色港口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建设生态示范、节能环保、污染管控的珠江绿色航运体系,充分发挥水运低碳环保比较优势,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珠江水运贡献。

image.png
珠江生态航道。

中国东部山东省的港口城市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高度融合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集装箱作业的智能决策和系统管理,是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世界首个“氢+5G”智能绿色码头。为全球提供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国方案”,为全球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image.png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貌

美丽公路带您骑行领略大江之美

中国西南山区的怒江美丽公路2019年12月30日通车,全长288.3公里。绿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按照“交通+旅游+产业”综合交通发展理念建设的旅游健身路,沿线已经种植了上万棵乔木、灌木、多种花卉,让游客在骑行怒江的同时,充分感受怒江大峡谷的风光美、环境美、村寨美和生活美。

image.png
云南怒江美丽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