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出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帮助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近日,由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公众普遍有强烈的低碳出行意愿,但公众的低碳出行意愿能否转化为实际的低碳出行行为与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的优劣息息相关。
《报告》对北京、上海、深圳、海口四个城市24个不同类型社区的出行环境进行了评价,这些社区包括胡同里弄、单位大院、巨型社区和新型社区四种类型。
评价发现,与低碳出行行为相关性最高的指标依次为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轨道公交站点覆盖率、街道底商线密度、慢行通道密度和安全岛达标率。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及轨道公交站点覆盖率高意味着居民必要出行距离缩短,而街道底商线密度高意味着社区街道活力高,能丰富居民们的出行体验,减少慢行时的枯燥感。
《报告》评价显示,不同类型社区的低碳出行环境特点差异明显。胡同里弄虽然舒适度略低,但便捷度、活力度高,整体低碳出行环境最好;新型社区名列第二,在安全、便捷、舒适维度都有较好表现;单位大院位居第三,安全度、活力度处于中高水平,但满意度相对较低;巨型社区最差,便捷度与活力度均垫底。
“要提高社区的出行环境,在政府的决策、政府的考核当中的重要性。”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提出,社区生活圈涉及老百姓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形成并推出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的评价标准体系,甚至形成第三方科学、体系化的评估,能够便于政府对社区生活圈绿色出行环境做定期评估,成为日常工作。他建议,应将社区生活圈出行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体检的重要的指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社区培育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幸从多元角度看待如何提升居民低碳出行意愿的问题。她认为,当中既要积极利用城市规划工具和城市商业运营工具,也要用行为心理学的工具对公众进行引导。“我们发现低碳出行环境的中问题后,不要进行说教式的理论灌输,而是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出于本能的,方便、快捷和舒适的选择方式,是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