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1148公里,其中城市轨道交通783公里,市郊铁路365公里,全国第一;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碳普惠减排68884.19吨,全国首创;自行车专用路10.3公里,日均骑行量4000人次,全国首条。今天上午,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通过近两年的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4%,绿色出行满意度达87.9%。

2020年底,北京印发了《北京市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同时进行绿色出行城市创建。根据行动方案,北京2022年形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协调发展的绿色出行网络,构建与出行距离相适应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

近两年时间,北京绿色交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建期内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2020年,16号线中段、房山线北延、亦庄T1线实现初期运营。2021年,开通运营8号线三期北段、11号线西段、14号线剩余段、17号线南段、19号线一期、首都机场线西延、S1线剩余段、16号线中段剩余段、昌平线南延一期北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达到27条、运营总里程达783公里,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148公里,其中市郊铁路365公里。在此基础上,2022年进一步加强路网资源整合,提升既有线效率和服务品质,优化运营组织,强化效率提升。

地面公交方面,持续完善“干普微”三级线网,全市公交专用道达到1005车道公里,同时协调推进规划公交场站用地腾退移交和建设工作。公共汽电车运营常规公交线路1215条,优化调整151条线路,削减重复线路384.6公里,多样化公交专线共有160条,运营车辆23682辆、日均客运量629万人次。建成53个区域调度中心,升级定制公交服务。信息服务公交线路全覆盖,实现等候时间实时查询。

慢行系统方面,推动市区两级慢行系统综合治理。自行车专用路建设有序推进,自行车专用路累计通行量已超过318万人次,日均4000至5000人次之间。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契机,无障碍环境建设及服务保障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创建期内,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4个重点领域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6.6万个,城市全域主要道路盲道基本“无断点”、缘石坡道基本“零高差”。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基本实现无障碍化。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