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11月2日,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联合主办的“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2”在北京召开,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本届峰会以“绿色发展,碳路中国”为主题,盛邀近70位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共商低碳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切实有效的有关行动。
1.jpg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杰在主旨演讲环节表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在交通领域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运输结构的优化、运输装备的清洁化和能力建设等等。他说,“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在于可替代能源类型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目前全球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主流的还是电动车领域,但对氢燃料车、氨燃料和其它可替代能源还处于有争议的阶段,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难点。”

对于国内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情况,郭杰指出,交通占全国碳排放的数据是10%左右,最重要的减排领域就是公共领域,目前排放占据交通排放的80%以上。

“因为最近几年电气化工作做得比较好,铁路的碳排放一直出现下降的趋势,应该说已经实现了达峰。水运的变化一直都很小,而且交通运输碳排放领域占比也比较小。目前航空是交通运输领域增长第二快的行业,但航空运输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碳排放量下降也不够快。”郭杰说。

以下为郭杰分享全文:

郭杰: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双碳背景下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主要是从研究的角度,针对交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目前双碳工作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未来我们预判的路径举措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大家知道,本次大会的目标是为了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威胁,全人类共同商议提出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得出来的,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全球气候升温的温室气体排放95%是人类造成的,实际上95%的置信区间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交通运输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IPCC报告和IEA的数据都能够展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温室气体排放交通行业占用14%,二氧化碳领域超过20%,具有移动云的行业属性,所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云来讲,交通行业适当减排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从最重要的交通环节来说,全球认为燃油车将会逐步退出市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在交通领域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运输结构的优化、运输装备的清洁化和能力建设等等。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在于可替代能源类型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目前全球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主流的还是电动车领域,但对氢燃料车、氨燃料和其它可替代能源还处于有争议的阶段,技术上也存在一些难点。

各国在能力建设方面更注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领先,尤其是日本制定的“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提出无论是氢燃料、氨燃料还是未来与环境粘性适应的循环产业需要在国际规则以及标准上占据一个领先的地位。

大家可以从中国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分类看到,按照客货运分类的话,分到公铁水、民航以及城市交通建筑部分。目前我们的研究可以细分到网约出租车、巡游出租车、公交车、地铁以及摩托车、私人乘用车,这是目前我们开展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分析的一个统计口径的框架。

我们也对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八年来这个模型的开发一直聚焦在这一块,无论是经济发展到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以及城镇化等等因素对交通运输未来碳排放的影响会有多大?我们将来在这些领域的政策设计带来的交通运输减排潜力会有多大?

目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不仅仅是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包括疫情的持续延续以及俄乌冲突,各类地缘政治问题,现在对国内全球的减碳问题造成了各方面的影响。交通运输行业是从202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交通部全力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绿色低碳发展方案,在那之后又出现疫情的影响,这对我们减碳的举措和工作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大家可以感觉到,现在从政府官方的角度想要发布低碳政策信息和行动,这些声音越来越小了。

过去的两年里,交通运输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和政策文件,但近期我们有几份相关的文件没有对外发布,因为涉及到一些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因素。目前我们能够公开看到的,就像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以及行动方案,其中对我们交通提出了几方面的要求,基本上把减排路径提出来了。比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交通运输工具,引导低碳出行,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上四个方面就把交通运输行业在碳达峰之前要走的路径理清楚了,国务院文件的这些内容也是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编制。

图中就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内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情况,交通占全国碳排放的数据是10%左右,我们还有全口径的数据,因为左侧不包含非营运的交通,我们并不是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角度来提,而是营运性和非营运性。大口径的包含私家车以及农用、商用环卫等等公共车辆。大家可以从右图看到,最重要的减排领域就是公共领域,目前排放占据交通排放的80%以上。因为最近几年电气化工作做得比较好,铁路的碳排放一直出现下降的趋势,应该说已经实现了达峰。水运的变化一直都很小,而且交通运输碳排放领域占比也比较小。目前航空是交通运输领域增长第二快的行业,但航空运输这几年受到疫情影响,碳排放量下降也不够快。

目前全国超过3亿辆的私人汽车,现在还会继续增长,需要通过我们的研判。现在无论是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机动化还没有达到峰值,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95辆,相对同样的发达国家来讲,我们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因此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小汽车仍然增长,但这种增长趋势可能放缓。

T3ECIM模型就是我们行业预测交通运输行业未来碳排放的政策分析模型,包括交通运输需求模块的构建以及我们进行政策参数模拟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各种不同政策的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情景,大的商业就是基准情形,因为假定我们中国所有的技术和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就是保持现有的状态,我们可能实现一个什么样的排放水平?双碳政策推荐轻盈模拟这些政策情景下有可能实现的碳排放水平,深度减排是我们以目标导向,2060年净零排放的角度往回推,需要形成哪一类的政策组合。

我们考虑到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具体就不介绍了。在这种情景预测下,我们可以分为很多种结果,当然我们从不同的政策情景模拟出来结果以后反推回去,看一看这些政策组合是不是政府能够接受的,这里又涉及到我们对政策的评估、对成本的测算。研究的很多具体参数如果大家需要了解,会后可以联系,

有了几千组情景模拟以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比如选取一些比较符合现实,能够接受的政策情景,可能带来多大的减排水平?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政策结论,比如结构优化应该朝着哪个方向,铁路应该优化到什么程度,城市公交、绿色出行的比例应该达到多大,包括能效提升,汽车能源使用效率的极限在哪里,将来的装备更新,货车汽车小汽车更新到多大比例才能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其实这一类的结果都是支撑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的一些双碳的政策文件。

前面已经提到现在大家已经认可的、公开的基本上就是四个方面的举措:结构、装备、低碳出行、绿色基础设施。这里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探讨和得出一些结论,包括货物运输的结构调整潜力到底有多大,短期性还是长期性,高铁、民航将来的发展趋势怎样,重型卡车为代表的主要碳排放领域将来如何转型,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城市交通的变革会有什么影响。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提出很多相应的政策举措,这些其实反映在交通部的一些政策文件,包括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完善,一些断头路和支网次网的衔接网络化,港口的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的铁路专用多市联运的衔接,包括组织方式、货运方式、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集装箱技术的应用,所有集装箱的标准化、数字化应用也是我们重点要推的一些方向。

至于刚才讲的民航和高铁应该怎么发展,铁路这个领域未来其实更多的是区域电动化怎么实现的问题,并且铁路运输效率怎么提升的问题。大家知道现在高铁虽然速度很快,但能耗水平很高,将来如果我们还要提速到6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能效怎么提升、能耗怎么下降,这些都是将来我们研究的方向,包括高铁的牵引动力和燃料等等。民航的角度考虑的更多的是机场的电动化,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停靠的蓝桥也可以使用电力,包括未来可持续的能效研发,全球很多国家也在灌注和发展这种可再生燃料产业。

未来民航和交通交互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哪些路径,我们经常说上上下下、飘洋过海,一些高铁去不了的小地方就要通过航空运输解决。

那么对将来货运重卡怎么转型?这些是业内业外、国内国外都比较关注的。特斯拉已经跟可口可乐的大型供给公司都交付了长期重卡车型,国内很多汽车制造厂商也在研究电动重卡。我们认为点到点的这种应用场景是最合适的,可以使用电动重卡,或者是在高速公路最边上的马路设置类似北京的古北电池形式的重卡,其实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短期还有一些固定场景,包括港口、码头、矿区和物流园区,但是长期的运输是现在非常关键的,很多研究认为将来需要借助氢燃料电池解决,或者重卡的换电站能够普及到一些偏僻区域的话,我们也可以使用电动重卡,有赖于下一步的技术进步解决这个问题。

电动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领域,目前技术方案主要还是在于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配套建设,刚才李总也讲到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很重要,确实是这样。我们软件开发远远快于硬件,国内这几年做了很多超级高速和太阳能高速,但试点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自动驾驶也存在这种情况,到底选择车路协同的系统还是完全靠车上的传感器和雷达实现?这些技术问题更多在于硬件,而在用户侧其实也是一块很大的资源,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很多闲置的私家车,或者有很多车辆是停在那里不动的,都是周末才动的,我们将来能不能把这些车辆资源利用起来,通过共享和自动化技术能够把这种资源配置起来,既能解决停车的问题又能减少城市拥堵的情况。

我们对管理侧还是要加快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标准的制定,行业内出现的很多情况都是技术领先于政策出台,比如最早的滴滴、共享单车等等,这些业内比较超前的互联网公司研发了一些新技术,出来了以后我们才去研究可能引伸的一些社会问题,最后造成很多基础设施的改造、政策的出台都是非常被动,现在我们觉得这个领域必须加强。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汇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