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慢行交通,不仅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更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方式。今年绿色出行宣传月期间,多地开展骑行主题活动,展示当地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成果。通过优化道路环境、提供智能服务、开展激励活动等方式,吸引市民选择慢行交通。

释放道路空间 营造慢行环境

越来越多城市“让路于民”,将慢行交通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方便市民步行和骑行的道路空间。

慢行交通环境优化提升,市民骑行热情高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提出,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的发展愿景。今年以来,北京共享单车累计骑行量已达6.38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44.4%。

适当压减机动车道宽度,推动水、路、绿三网融合,推进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南展工程,打造七类慢行系统特色分区,加强慢行系统秩序管理……北京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环境,鼓励和支持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的出行方式。

日前,上海出台《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提出通过新改建道路增设慢行系统、开放利用公共通道、打通路网断点瓶颈,形成多层次、互联互通的全域慢行网络。同时,上海积极探索并建立“共享街道”“分时步行街”等新型街区,焕活慢行交通资源空间。

1.jpg
上海市民骑行。王雨青 摄

“近年来,深圳的理念发生转变,慢行交通不仅是一种通勤出行方式,还应兼备多样化人群的多元需求,如亲子活动、健身娱乐等。”广东省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田锋介绍,深圳在规划建设时,强调步行道、骑行道具有通透性且照明充足,保障慢行交通的空间安全。

今年5月,山西省太原市开通全长75公里的滨河自行车道,并将持续打造集运动、休闲、通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自行车路网体系,塑造多样化、富有活力的自行车交通系统。

引入智能设施 增添趣味体验

许多城市通过“互联网+慢行交通”,为街道注入科技属性,提升慢行交通的吸引力和体验感。

北京东城区增设智慧斑马线、地面反光道钉、柔性隔离柱、发光警告标志等一系列高品质智能服务设施,提醒过往车辆注意礼让行人,提升慢行交通的安全性。

深圳对侨香路开展智慧道路建设,借助智慧路灯杆布设行人信息屏,为市民发布最近的公交到站信息、自行车道指引、施工占道提醒、周边建筑楼宇、城市公园等出行信息,提升慢行交通出行服务水平。

如何解决认路难题?浙江省杭州市将建成的全部绿道录入地图导航系统,方便市民实时查询绿道路线,智能选择步行或骑行方案。除导航功能外,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即时反馈绿道断点、路面不平或积水、设施损坏、照明故障等各类异常信息,促进及时修补完善,让慢行交通更具通达性。

江苏省苏州市、青海省西宁市等地相继建设智慧步道,通过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能够自动监测市民的运动情况,包括步数、运动时长、运动里程、消耗热量等数据,搭载系统还可以根据市民的年龄、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量身定制健身建议,慢行交通变得更有趣味性。

贴近城市生活 鼓励低碳出行

不少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市民选择慢行交通。上海举办城市漫步活动,由志愿者带队,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市民亲身体验城市中的小美好。

今年绿色出行宣传月期间,陕西省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和线下活动,传播低碳出行理念。9月24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邀请市民体验公共自行车与公交车、地铁的无缝接驳骑行活动,现场收集市民对公共自行车运营发展的建议意见。

2.jpg
西安开展骑行活动。特约记者 关华波 供图

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主题活动,召集50余位骑行爱好志愿者,身着绿色环保宣传队服,从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门口出发,环湖骑行,路线总长度近15公里,一路传递低碳绿色理念。

适合骑行的旅游线路吸引着市民和游客悦览人文风景,打卡名胜古迹。海南省万宁市推荐4条骑行旅游线路,分别以海景、乡村、生态以及美食为主题,串联万宁的优质旅游资源。

还有的城市建立绿色出行碳积分平台,设置排行榜和低碳大奖,激励市民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浙江省金华市上线“一码通”绿色出行小程序平台。金华市民扫码进入平台后,即可参与线上“一码通”绿色出行的碳积分比拼,包括公交出行(云卡、电子票乘车)、微信步数兑换在内,各种绿色出行方式都可以一定比例兑换成碳积分,获得相应的绿色出行奖励。未来,“一码通”平台还将接入轻轨、新能源车等更多出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