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市民刘敏霞吃完早饭,依旧没有开车。7时15分出门,骑上一辆公共自行车,15分钟后到达地铁2号线大南门站。搭乘地铁,7时45分到达单位附近,再步行5分钟便坐在了办公桌前。记者采访得知,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普及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选择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主动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减负,绿色“低碳”理念正融入市民生活日常。

  天气转暖,街头巷尾骑行电动自行车、公共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出行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市民陈先生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只要路程不超过20公里,他都要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不用担心堵车,还能看到平时开车看不到的风景,很解压。他算了一笔账:出行早晚高峰期,从家到单位开车难免拥堵,起码耗时40分钟,坐公交转地铁只需要30分钟。全程骑行,耗时稍多,但一个月能省下至少200元油钱,出行成本降低,还锻炼了身体。

  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放下汽车方向盘,灵活选择“步行+公交”“自行车+地铁”“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接驳”出行。也有的人喜欢步行,市民杜先生坚持步行上下班3年,此前有痛风的毛病,后来下定决心“管住嘴、迈开腿”,不开车了,改成走路。一段时间下来,油钱省了不少,身上轻快许多,痛风也没再犯过。

  另外,行走在街头,悬挂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这类汽车,以电力作为动力,排污少,行驶稳定,吸引了一批“低碳人士”购买驾驶。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低碳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都可以为低碳作贡献。

来源:太原晚报(记者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