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车在步道停,人在车道走”,本报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城市街头人行道路拥挤现象突出。有的步道逼仄狭窄,两人相向而行,都只能收腹侧身而过;有的地段,行人与非机动车挤在一起,人来车往,混乱不堪。还有些区域几乎成了“自行车停车场”,行人只能借道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如此场面,别说爱遛弯的市民兴致缺缺,给正常通行埋下安全隐患,市容市貌也随之“减分”。

何以至此?表层原因是车多人多,地儿不够用。以三里屯来说,一直是北京颇为热闹的商业区。前段时间,一条不算十分宽敞的步道又被划出两排自行车停放区,留给行人的空间就更少了。加之,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的投放量日渐增大,如若再无序停放,大大小小的非机动车东倒西歪,可不就没地儿落脚了么?人行道、行路难,本质上还是道路资源管理与路权分配的问题。

这些年,“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尤其在年轻人中颇受追捧。不过就目前来看,此“绿色”似乎呈现“重骑行、轻步行”的趋势。反映到城市建设规划上,就是不少地方忙着张罗非机动车道,拓展自行车停放处,却忽视了行人的需求。随社会变化、应市民需求积极作为无可厚非,但一步“骑”到步道就“矫枉过正”了。曾有业界专家呼吁,行人在道路上本身处于弱势地位,进行道路设计与路权分配时应该得到“优先照顾”,这是保障安全畅通最基本原则,也是以民为先的具体体现。

如何合理分配城市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运算”。其实,关于绿色出行的交通环境规划设计,2021年北京已出台过相关标准,明确要求人行道的宽度最小值为2米,学校、医院等附近人行道宽度最小值为4米,就是考虑了行人的安全与流量的最低限度要求。在此基础上,自行车如何安放,思路就可以拓展开来。比如,别把眼光只盯在路边和路面,不妨看看室内是否有其他合适的场所;再如,运用大数据关注共享单车的潮汐停放规律,及时进行疏解等。加大技术引入,推进管理创新,相关责任主体试着探索并腾挪出更多空间,就可能跳出与步道“你进我退”的尴尬,形成和谐共存、有序衔接的慢行交通系统。

城市空间的方便舒适有赖精心打理。尤其对“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人口众多带来多元诉求,但公共资源又相对有限,在增量与存量之间如何抉择,在不同群体间如何平衡,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责任。始终以人为本,关注参差多态的需求,才能让各个群体各得其所、各美其美。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田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