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浏览

上海未来十年中心城通勤在45分钟内,绿色交通出行超75%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上海于2002年、2013年相继颁布《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近期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22版)》(下文简称《白皮书》)已编制完成。

作为未来十年上海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有何提法?上海交通发展将有哪些目标、战略和行动?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表示,《白皮书》的总体目标是构筑“人本、高效、智慧、绿色、韧性”的国际大都市高质量一体化交通。

南都注意到,和上一轮《白皮书》提出的“安全、畅达、高效、绿色、文明”五大目标相比,2022版保留了“绿色”和“高效”这两个关键词,这体现了上海交通的“以绿为底”和“以效为先”。
1.jpg
10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发展相关情况。

让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

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75%

张为介绍,“绿色”即“以绿为底”。未来十年,上海的绿色出行体系要更加健全,中心城绿色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轮渡、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比例不低于75%。货运结构要更加优化,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交通生态环境影响持续好转。

《白皮书》明确,未来十年,上海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极端通勤(超过60分钟)人口比例进一步降低。

“我们将坚持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优先发展,在用地、投资、建设、路权、服务等方面,充分体现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优先,综合施策降低小客车出行依赖,让绿色出行成为新时尚。”张为称。

促进绿色交通发展,也是交通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张为表示,将统筹能源消耗、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综合施策,进一步降低交通生态环境影响。具体包括: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交通能源结构转型、提升交通领域节能治污能力、构建交通碳排放治理体系等四方面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慢行交通在本轮白皮书中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地位。所谓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自行车、公交等慢速出行方式。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称,将结合城市更新、15分钟生活圈打造,全方位营造宜行宜骑、全龄友好、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环境。

慢行交通也将切实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感。于福林认为,慢行网络更通达、更连贯,秩序更规范、更文明,空间与生态、生活、人文等呼应融合。他提到,尤其要依托新城水系、名园等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高品质慢行网络。
2.jpg
列车行驶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花桥段(上海安亭站至昆山花桥站)兆丰路站附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实现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

张为介绍,“高效”即“以效为先”。未来十年,上海要建成融入国家交通网络主骨架、支撑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与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上海大都市圈主要城市1.5小时可达。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提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称,加快推进沪渝蓉、沪乍杭、沪通、沪苏湖等铁路建设,形成“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更好融入国家铁路网;全力推进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加强市域铁路与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衔接,推进嘉闵线北延伸、上海示范区线、金山至平湖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既有铁路线站资源改造利用,挖掘现有普速铁路富余运力服务市域出行。

不仅是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上海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王华杰称,聚焦“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增强双循环链接能力。海港方面,持续推动既有港区功能布局调整,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建设,打造高效畅达集疏运体系,增强海港的区域联动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巩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领先地位。

空港方面,持续建设世界一流的航空枢纽设施,加快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建设,全面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打造世界级航线网络和洲际转运中心。

同时,全面提升航运服务能级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拓展航运衍生服务新空间新业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航运服务品牌;深化航运制度创新,实施更加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积极参与国际航运规则制定,办好“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