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党的二十大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认真贯彻省委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建设交通强省等部署要求,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以高站位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能源服务结构优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出行技术攻关,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努力当好交通强省建设和能源革命的开路先锋。

一、坚持交能融合发展,推动交通资产能源化、交通用能绿色化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据有关统计,我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0%。当前,在建设交通强国和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能源行业融合发展,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又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发展,对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交控集团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的指示要求和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会议精神,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强力调度,先后13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充(换)电基础设施、加气站、甲醇和氢能加注站建设,努力实现满足公众多样化出行、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服务全省转型战略目标。

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积极打造“高速公路+光伏”全国样板。交控集团是全省最早在公路沿线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企业。目前,已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125座,装机容量3.49万千瓦,累计发电6605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9万吨,实现降本增效3232万元,盘活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土地、站区屋顶等资源约41.88万平方米。去年以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试点先行、科技支撑,就近消纳、余电上网”总体思路,组建了新能源公司,新开工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257座,装机容量8.2万千瓦。其中,在孙右高速大呼段建成了全省首个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光伏试验段;在太原至忻州高速公路启动了全国首例路堑边坡治理及光伏发电一体化科研试验段工程建设,按照“光储充供”一体化发展思路,建设4个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8.3兆瓦,预计于2023年3月前全面建成。计划2023年再新建40万千瓦,2024年和2025年分别再新建50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实现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0.25亿千瓦时、年营业收入6.72亿元,将盘活高速公路沿线土地资源4万余亩,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1万吨。
1.jpg
山西交控集团太原至忻州高速公路启动全国首例路堑边坡治理及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科研试验段项目。(山西交控集团供图)

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高速公路和全省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沿线全覆盖。交控集团共经营管理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127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会议精神,按照“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广泛覆盖、适度超前”思路,到1月底将实现全省服务区(含停车区)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今年进一步加密建设,年底前实现服务区(含停车区)充电车位占小型客车车位比例达10%;到“十四五”末,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和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沿线充电站总数达到516座、充电桩达到1791台,在全省基本形成“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大力推进加气站、甲醇燃料加注站和加氢站建设,打造一批“综合能源岛”。现已建成加气站21座、开通运营加气站2座。今年可再建成22座、新开通19座加气站。按照高速公路100公里范围内甲醇燃料加注站全覆盖、300公里氢气加注站全覆盖目标,启动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甲醇燃料加注站规划》《山西省高速公路加氢站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初步选定在平遥、平遥南两对服务区建设2座甲醇燃料加注站,形成油、气、电、甲醇“综合能源岛”;在汾石高速服务区建设2座加氢站。
2.jpg
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家LNG加气站在灵丘服务区营业。(山西交控集团供图)

二、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材料、能源消耗投入量大,对生态环境扰动范围广,是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领域。山西交控集团坚持将绿色理念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全寿命周期,积极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以更少的资源占用、更小的能源耗用、更低的污染排放、更轻的环境影响,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科技创新融合到施工中,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深化固废资源化利用。紧密结合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固废排量大的实际,依托覆盖全省的公路投资建设市场优势,先行先试,主动实践,率先开展以“固废循环利用、节约集约资源”为主旨的技术应用研究,走出了公路建设领域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路。先后开展了“气化炉渣、CFB灰渣、铁尾矿、钢渣、电石渣、煤矸石、粉煤灰、风化岩”八种固废材料的分布调研、理化性质分析、室内试验、室外验证、应用评价等22项科研课题研究,制定了《工业固废CFB灰渣注浆充填采空区施工技术指南》《工业固废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等4项地方标准,授权专利9项,在全省公路项目建设中累计推广利用工业固废4000余万吨,节省固废存放占地约4000亩,减少碳排放1250万吨,节约成本5.9亿元,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投资5.75亿元的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开工建设,发展“装配式建筑、生态水泥、建筑3D打印、废旧轮胎利用、有机固废处理”五大业态,自主研发的“路桥生态水泥”,年产销达40万吨。
3.jpg
山西交控集团在国道209线吕梁改线工程中使用CFB灰渣采空区注浆施工技术。(山西交控集团供图)

深入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在项目建设中,坚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零弃方、少借方”,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时便道、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做到充分利用,减少重复建设。推行生态环保设计,依法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增强公路排水系统对路面和桥面径流的消纳与净化功能。加强施工过程中植被与表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要求,积极做好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严格施工环境保护,推行避免水污染、避免扬尘污染、避免土壤污染、避免噪音污染、避免大气污染的“五避免”环保施工作业法,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施工机械设备应用,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阳蟒高速入选交通运输部“全国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临汾永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南庄—阁底段入选交通运输部2020 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

打造高速公路原生态绿色走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开展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清理砂堆、渣堆、土堆、垃圾堆等10.13万立方米、清除白色垃圾1.5万余处、增补植乔灌木24.7万株,在有效固碳的同时,让公众享受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通行体验。

三、强化科技支撑赋能,提升高速公路“含绿量”

坚持把创新智能和绿色低碳结合起来,推动前沿科技在高速公路深度应用,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升级,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绿色智能水平,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益。

加强新模式新技术运用。大力推广应用大数据养护决策、预防性养护和集中养护等新模式,提升通行效率。大力推广使用沥青就地热再生等新技术,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有效提高养护施工效率。相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采用的传统铣刨重铺、罩面等方式,就地热再生可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循环利用,可节约能源65%以上,减少碳排放11.29kg/m2,比铣刨重铺减少70%的碳排放量,同时可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当天通车”目标。2022年交控集团实施了沥青就地热再生养护32万平米,节约标准煤1726吨,减少碳排放3613吨。

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开发了智慧软件,精准识别外省入晋车辆,实现了快检快放。货车ETC使用率达到73.68%,全国排名第一。集养护管理、路网运行、安全应急、能源管控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速公路智慧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和集路况信息、服务区多元服务于一体的“晋e行”手机APP上线运行,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实施隧道照明节能改造。已完成358座隧道的LED节能改造,能耗由原来的每年2.8亿度电缩减为现在的2.1亿度电,年可节约8603吨标准煤。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加快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好的课题。下一步,山西交控集团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落实省委打造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建设交通强省部署要求,把“双碳”目标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融入收费公路经营、基础设施建设、路域经济发展“三足鼎立”转型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交通网、能源网、服务网”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为建设交通强省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交控力量、展现交控担当。(作者武艺,系山西交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